《大庄严论经》卷9:「(五四)
复次,佛观久后使得信心,故不卒为事。
我昔曾闻,尊者优波毱多林下坐禅,时魔波旬以诸花鬘着其顶上。尔时尊者从禅定起,见其花鬘在于项上,即入定观谁之所为?知是魔王波旬所作,即以神力以三种死尸系魔王颈。时彼魔王觉尸着颈,遥见尊者知是所作。尔时尊者,即说偈言:
“花鬘严饰具, 比丘所舍离,
死尸极臭秽, 爱欲者厌恶,
佛子共捔力, 战诤谁能胜?
我今是佛子, 舍弃汝花鬘,
汝若有力者, 除去汝死尸。
大海涛波流, 无能禁制者,
唯有铁围山, 水触则回返。”
尔时魔王闻是语已欲去死尸,虽尽神力不能使去,如蚊蚁子欲动须弥山王,虽复竭力亦不能动。时魔波旬不能却尸,寻即飞去,而说偈言:
“若我不能解, 使余诸胜天,
威德自在者, 其亦必能解。”
尔时尊者复说偈言:
“帝释及梵天, 无能解是者,
设入炽然火, 及在大海中,
不燋亦不烂, 如此尸着汝,
不干不朽坏, 所在随逐汝,
无能救解者。 摩酰首罗天,
及以三天王, 毘沙门天王,
乃至到梵天, 如是诸天等,
虽复尽神力, 无能为解者。”
尔时梵天王见魔尽力不能却尸,而告之言:“汝莫生憍慢。”即说偈言:
“十力之弟子, 以己神通力,
由汝轻弄故, 今故毁辱汝。
谁当有此力, 而为汝解者?
犹如大海潮, 无能制波浪,
譬如以藕系, 用以悬雪山。
虽尽我神力, 不能为汝脱,
我虽有大力, 不及彼沙门。
如似灯烛明, 不如大火聚,
火聚虽复明, 不如日之光。”
魔王闻斯偈已语梵天言:“我当依谁可脱此患?”梵天说偈以答魔言:
“汝速疾向彼, 求哀而归依,
神通乐名闻, 汝尽败坏失,
如似人跌倒, 扶地还得起。”
魔作是念:“如来弟子,梵等胜天力无及者,乃为诸梵之所推敬。”魔说偈言:
“佛之弟子等, 梵王所尊敬,
况复如来德, 云何可格量?
我极作恼乱, 犹故忍悲愍,
而故不为我, 作诸衰恼事,
能忍护惜我, 何可得称说?
我今始知佛, 真实大悲者,
体性极悲愍, 不生怨憎心,
身如金山王, 光明踰于日。
愚痴冥我心, 皆作恼乱事,
彼精进坚实, 未曾有粗语,
恒常见悲愍, 令我心不悦。”
尔时欲界自在魔王,而作是言:“遍观三界无能解者,我今唯还归依尊者乃可得脱。”作是语已向尊者所,五体投地顶礼足下,作如是语:“大德!我于菩提树下乃至造作百种诸恼以乱于佛,犹不苦我。”即说偈言:
“婆罗聚落中, 婆罗门村邑,
瞿昙来乞食, 我令空钵去,
即日不得食, 然不加毁我。
我曾作恶牛, 并及毒蛇身,
五百车浊水, 令佛不得饮,
皆知是我作, 不曾出恶言。
我所作既少, 汝极毁辱我,
人天阿修罗, 一切皆轻蔑,
毁我坏名称, 以尸苦恼我。”
尔时尊者告魔王言:“汝今不善恶物,云何声闻比于世尊?”即说偈言:
“云何以葶苈, 用比于须弥?
萤火之微明, 以比于日光?
一掬之少水, 比方于大海?
佛有大悲心, 声闻无大悲。
如来以大悲, 恕汝种种过,
我亦随佛意, 欲生汝善根。”
尔时魔王闻斯语已,复说偈言:
“听我说佛德, 福利威光盛,
彼之所有分, 断诸爱欲者,
忍辱不起嫌, 我以愚痴故,
日日常触恼, 如母爱一子。”
优波毱多语波旬言:“汝听我语,于如来所数作诸恶,欲得洗除生诸善根,无过念佛世尊最上。”即说偈言:
“如是因缘故, 知佛见长远,
未曾于汝所, 生于不爱心。
彼第一智尊, 欲成汝信心,
常发亲爱语, 智者少生信,
便得涅槃乐。 今我略为汝,
说法愚痴冥, 黑闇之过患,
汝今生信故, 则为洗除尽。”
尔时魔王身毛皆竖,如波昙花种种起触恼,犹如子作过,父犹爱之,心过大地忍,不曾见过责,是彼仙中胜,若少信佛洗除前过。时彼魔王在尊者前,念佛功德礼尊者足,作如是言:“尊者救我与我敬心,汝当发心却我颈悬。我虽恼触,愿起慈心为我除舍。”尊者答言:“共汝作要,后乃当脱。”魔言:“何等是言要?”尊者答言:“汝从今日莫恼比丘。”魔即白言:“我更不恼触。”尊者言:“汝之所知,佛去百年始有我出。”即说偈言:
“三界之真济, 我见彼法身,
不见金色身, 无恼为我现,
示我佛形相, 我今极希望,
爱于如来形。”
尔时魔王语尊者言:“我亦作要誓言。汝若见形莫为卒礼,以一切种智慎莫礼我,我作佛相慎莫为礼。”即说偈言:
“以谦敬念佛, 为我作礼者,
则为烧灭我。 我有何势力,
能受离欲敬? 喻如伊兰芽,
为象鼻所押, 破坏无所任。
我若受敬者, 其事亦如是。”
尊者答言:“我不归命,汝亦不负言要。”魔复语尊者言:“待我须臾间。”即入空林中,而说偈言:
“我先惑手罗, 现金炽盛身,
佛身不思议, 我作如是形,
身现炽光明, 踰过于日月,
悦乐众人目, 明如饮甘露。”
尊者答言:“汝今为我如先好作。”魔答言:“诺,我今当作。”即为却尸。尔时魔王即入空林,现作佛形如作伎家,种种自庄严,如来之色貌,现于大人相,能生寂灭眼,喻如新画像。当作开发时,庄严于此林,看视无厌足。圆光一寻化作佛形,舍利弗侍右,目连处左,阿难随后执持佛钵。
尊者摩诃迦叶、阿尼卢头、须菩提,如是等诸大声闻千二百五十人侍佛左右,犹如半月现佛相貌,向尊者优波毱多所。尊者见佛相貌极生欢喜,即从坐起观佛形相,咄哉恶无常,无有悲愍心,妙色金山王,云何而破坏?牟尼身如是,为无常所摧灭。尔时尊者作观心,其意欲扰乱,我今实见佛掌如莲华,而作如是言:“呜呼盛妙色,不可具广说。”即说偈言:
“面过莲花敷, 目如青莲叶,
身形殊华林, 相好过于月,
甚深喻如海, 安住如须弥,
威德过于日, 行过师子王,
眼瞬如牛王, 色殊于真金。”
尔时尊者倍生喜敬,大喜充满转增欢喜,即说偈言:
“呜呼清净业, 获是美妙报,
业缘之所得, 非是现作业。
百千亿劫中, 身口作净行,
修施及戒忍, 并禅与智慧。
决定作正行, 以是自庄严,
众人眼所爱, 清净无垢秽。
现是形相时, 怨家皆欢喜,
况我于今日, 而当不爱敬?”
如是思忆,唯作佛想不念于魔,即从坐起,五体投地而为作礼。魔时即惊作如是言:“大德何故违要?”尊者言:“作何言要?”魔言:“先要莫礼,今何故礼?”尊者从地起,即说偈言:
“眼所爱乐见, 拟心礼于佛,
我今实不为, 恭敬礼汝足。”
尔时魔王言:“汝五体投地为我作礼,云何说言我不敬汝。”尊者语魔言:“我不敬礼,汝亦不违言誓,喻如以泥木造作佛像,世间人天皆共礼敬。尔时不敬于泥木,欲敬礼佛故,我礼佛色像,不为礼魔形。”闻是语已还复本形,礼尊者足还升天上。
以何因缘而说此事?诸大声闻等欲使诸檀越普供养众僧令不所乏,又令比丘亦闻法奉行,以是故应为四众说法。若欲赞佛者,应当作是说,虽断欲结使,不觉为作礼。
」(CBETA 2021.Q1, T04, no. 201, pp. 307b29-309b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