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开示声闻初果人的十二种相状及窥基法师的开示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 开示声闻初果人的十二种相状 及窥基法师的开示

一、论文摘录

弥勒菩萨说、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「
彼于今时,既入如是谛现观已,粗重永息,得预流果,由能知智,与所知境,和合无乖,现前观察,故名现观。如刹帝力,与刹帝力,和合无乖,现前观察,名为现观,婆罗门等,当知亦尔。此亦成就众多相状,谓证如是谛现观故,获得四智,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,善推求故,得唯法智,得非断智,得非常智,得缘生行如幻事智,若行境界,由失念故,虽起猛利诸烦恼缠,暂作意时,速疾除遣,又能毕竟不堕恶趣,终不故思违越所学,乃至傍生,亦不害命,终不退转弃舍所学,不复能造五无间业,定知苦乐,非自所作,非他所作,非自他作,非非自他无因而生,终不求请外道为师,亦不于彼起福田想,于他沙门婆罗门等,终不观瞻口及颜面,唯自见法,得法,知法,证法源底,越度疑惑,不由他缘,于大师教,非他所引,于诸法中,得无所畏,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,终不更受第八有生,具足成就四种证净,如是行者,乃至世第一法已前,名胜解作意,于诸圣谛现观已后,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,名远离作意。
」(CBETA 2022.Q3, T30, no. 1579, p. 476a9-b2)

二、窥基法师逐一开示

1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谓证如是谛现观故,获得四智。谓于一切若行、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,得唯法智,得非断智,得非常智,得缘生行如幻事智。

窥基法师撰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卷9:论云“此亦获得众多相状,谓证如是谛现观故,获得四智”乃至“下具足成就众多相状”以来,明入见道者,有十二种相状。谓证如是谛现观故。此二句通下十二处。获得四智。谓于一切若行、若住诸作意中等,乃至如幻事智。
此第一,明入见道时得四智。四智者:一、唯法智;谓在凡夫时,妄计实我,今入见道除遣实我,但有于法,名“唯法智”。于凡夫时妄计断、常,今入见道,离计断、常,即得“非断、非常智”;此据分别断见,不论修断见也。于凡夫时,妄起邪见、见取戒取,今入见道,善推求故,观见诸法。此由如幻事,无如彼三见等所计。即第一相状。

2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若行境界由失念故,虽起猛利诸烦恼缠,暂作意时,速疾除遣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若行境界由失念故”下至“速疾除遣”以来,第二明失念之时,亦速能离。

3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又能毕竟不堕恶趣。

窥基法师:此第三,明不生恶趣,恶趣亦得对治道等。

4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终不故思违越所学,乃至傍生亦不害命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终不故思违越所学”乃至“傍生亦不害命”者,此第四明不犯戒,超十恶过也。

5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终不退转弃舍所学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终不退转弃舍所学”者,第五明得决定智,故于所学中,必不退转弃舍所学也。

6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不复能造五无间业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不复能造五无间业”者,第六明不造恶业也。

7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定知苦乐非自所作、非他所作、非自他作、非非自他、无因而生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定知苦乐非自所作”乃至“无因而生”,悟诸从缘生法故。遣因中自作等妄计也,此即第七也。

8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终不求请外道为师,亦不于彼起福田想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终不求请外道为师,亦不于彼起福田想”者,第八明于三宝所,起决定信故,不信邪师。

9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于他沙门婆罗门等,终不观瞻口及颜面,唯自见法、得法、知法、证法源底,越度疑惑,不由他缘;于大师教,非他所引,于诸法中得无所畏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于他沙门婆罗门等”乃至“于诸法中得无所畏”者以来,第九明不于沙门婆罗门等,信彼所说,不观瞻口故。若有颜面,于彼出家受学,此亦不然。唯以法智见、法类智得法。于大师教,生决定信故,于诸法中得无所畏。此如下第九袟中广解,《对法》第九卷亦解。

10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”者,第十明不妄计,唯知佛为清净也。世瑞吉祥者,谓世人妄计世瑞相,如欲行时见净水香华,是行时瑞相,又计吉祥,即随见此瑞法,号为吉祥。今不如是。

11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终不更受第八有生。

窥基法师:第十一明唯七生等也。

12.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4:具足成就四种证净。如是行者,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胜解作意。于诸圣谛现观已后,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,名远离作意。

窥基法师:论云“具足成就四种证净”者,第十二明证得四不坏净也。此为十二种得相见道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