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“真如”的多种名称

真如有很多种名称,摘录经论如下,不断更新中:

1. 窥基大师在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中总结“真如”有三十一种名称

  1唯心、2中道、3般若波罗蜜多、4一乘、5一实谛、6一依、7空、8如来藏、9自性清净心、10法身、11不二法门、12不生不灭、13佛性、14不思议、15非安立、16圆成实、17真如、18法界、19法性、20不虚妄性、21不变异性、22平等性、23离生性、24法定、25法住、26法位、27真际、28虚空界、29无我、30胜义、31不思议界。

详见:https://qinxiufuhui.github.io/posts/60489.html

2. 《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》开示“般若波罗蜜多”有一百零八种名称,包括“真如”

《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》开示的108种名称,与窥基大师总结的31种名称有6种相同。此108种名称为:
  1最胜般若波罗蜜多、2一切智、3一切相智、4实际、5真如(与前17相同)、6无坏真如、7无异真如、8实性、9如实生、10不颠倒、11空无相无愿、12无性、13自性、14无性自性、15法性(与前19相同)、16法界(与前18相同)、17法定(与前24相同)、18法住(与前25相同)、19法无我、20法相、21非众生、22非寿命、23非长养、24非士夫、25非补特伽罗、26非语言、27非语言道、28离心意识、29无等、30无等等、31无憍、32无我(与前29相同)、33无戏论、34离戏论、35过诸戏论、36一切佛母、37出生一切菩萨、38出生一切声闻缘觉、39长养摄持一切世间、40无尽福行具足、41运用智慧、42起作神通、43作净天眼、44作净天耳、45作他心智、46作宿命智、47作漏尽智、48圣清净、49吉祥、50安住四念处、51具四正断、52运四神足、53诸根清净、54诸力具足、55严七觉支、56示八圣道、57施七圣财、58圆满九次第定、59具十自在、60安住十地、61圆满十力、62十遍处庄严、63运用十智、64善作调伏十种胜怨、65出生诸禅定、66超过三界、67妙住一切正遍知觉、68具一切智智、69内空、70外空、71内外空、72空空、73大空、74胜义空、75有为空、76无为空、77毕竟空、78无际空、79散空、80无变异空、81共相空、82自相空、83不可得空、84无性空、85自性空、86无性自性空、87无起作、88不生、89不灭、90不断、91不常、92非一义、93非多义、94非来、95非去、96善观缘起、97非寻伺、98无摄藏、99无所有、100本来无所作、101无二、102非无二、103寂静慧无所趣、104无系无染与虚空等、105离十相语、106诸法自性犹如幻梦、107如陶家轮、108一切法同一味。

详见:https://qinxiufuhui.github.io/posts/15313.html

3. 真如的异名摘录

无尽、无量、无数、无边、空、无相、无愿、无作、无为、无生、无灭、离染、永灭、涅槃、真如、实际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516:「
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:“为但色性空,受、想、行、识性空,为一切法皆性空耶?”
  佛告善现:“我先岂不说一切法皆空?”
  善现答言:“佛虽常说诸法皆空,而诸有情不知、见、觉,故我今者复作是问。世尊!诸法性空即是无尽,亦是无量,亦是无数,亦是无边。世尊!诸法空中尽不可得,量不可得,数不可得,边不可得。由此因缘,无尽无量无数无边,若义若文俱无差别。”
  佛告善现:“如是!如是!如汝所说。无尽、无量、无数、无边,若义若文俱无差别,皆共显了诸法空故。善现当知!诸法空理,皆不可说,如来方便,说为无尽,或说无量,或说无数,或说无边,或说为,或说无相,或说无愿,或说无作,或说无为,或说无生,或说无灭,或说离染,或说永灭,或说涅槃,或说真如,或说实际,诸如是等实义无异,皆是如来方便演说。”」

4. 法界,亦名:离欲界、不生界、不相违界、无往界、无来界、无住界、如如界、无我界、无寿者界、无了别界、无阿赖耶界、无生起界、如虚空界、如涅槃界。

《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》卷3:「(佛言:)
  “善男子!云何菩萨入于法界甚深理趣,见一切法与诸法界,互相周遍平等一性?法界者,
  亦名离欲界,离一切尘故;
  亦名不生界,无聚集故;
  不相违界,本无生故;
  无往界,无等故;
  无来界,无碍故;
  无住界,不生起故;
  如如界,三世平等故;
  无我界,本来清净故;
  无寿者界,由胜义故;
  无了别界,无所住故;
  无阿赖耶界,无染污故;
  无生起界,性决定故;
  如虚空界,性清净故;
  如涅槃界,无戏论故;
  如是名为入法界理趣。”
  」(CBETA 2021.Q1, T13, no. 404, pp. 623c23-624a3)

5. 《大乘阿毘达磨集论》摘录

(无着菩萨造、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)《大乘阿毘达磨集论》卷1:「
  何等界法,蕴不摄耶?谓法界中诸无为法。此无为法复有八种,谓:善法真如、不善法真如、无记法真如、虚空、非择灭、择灭、不动及想受灭。
  何等善法真如?谓无我性,亦名空性、无相、实际、胜义、法界。
  何故真如说名真如?谓彼自性无变异故。
  何故真如名无我性?离二我故。
  何故真如名为空性?一切杂染所不行故。
  何故真如名为无相?以一切相皆寂静故。
  何故真如名为实际?以无颠倒所缘性故。
  何故真如名为胜义?最胜圣智所行处故。
  何故真如名为法界?一切声闻、独觉、诸佛妙法所依相故。
  」(CBETA 2021.Q1, T31, no. 1605, p. 666a20-b2)

6.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,随其灭处,是名为实,是名实相、是名法界、名毕竟智、名第一义谛、名第一义空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卷40:「
  “世尊!云何能断一切诸有?”
  佛言:“善男子!若观实相,是人能断一切诸有。”
  须跋陀言:“世尊!云何名为实相?”
  “善男子!无相之相,名为实相。
  “世尊!云何名为无相之相?”
  “善男子!一切法无自相、他相及自他相,无无因相、无作相、无受相、无作者相、无受者相、无法非法相、无男女相、无士夫相、无微尘相、无时节相、无为自相、无为他相、无为自他相、无有相、无无相、无生相、无生者相、无因相、无因因相、无果相、无果果相、无昼夜相、无明闇相、无见相、无见者相、无闻相、无闻者相、无觉知相、无觉知者相、无菩提相、无得菩提者相、无业相、无业主相、无烦恼相、无烦恼主相。
  善男子!如是等相,随所灭处,名真实相。
  善男子!一切诸法皆是虚假,随其灭处,是名为实,是名实相、是名法界、名毕竟智、名第一义谛、名第一义空。
  善男子!是相——法界、毕竟智、第一义谛、第一义空——下智观故,得声闻菩提;中智观故,得缘觉菩提;上智观故,得无上菩提。
  」(CBETA 2021.Q1, T12, no. 374, p. 603b20-c9)

7. 名相二俱遣,是为第一义

《大乘密严经》卷3:「(金刚藏菩萨言:)
 内证之妙理,诸佛所安住,
 此法无诸相,远离于声色。
 名从于相生,相从因缘起,
 此二生分别,诸法性如如,
 于斯善观察,是名为正智。
 名为遍计性,相是依他起,
 名相二俱遣,是为第一义。
」(CBETA 2021.Q1, T16, no. 681, p. 746c5-11)

8. 所言佛者,或名真如,或名实际,或名法界

《父子合集经》卷20:「
  佛言:“大王!往昔昵弥王者,我身是也。不放逸力不可思议。帝释分座,尚无贪着。是故当知于佛法中勤加精进,住不放逸。大王!何谓佛法?一切诸法皆是佛法。”
  时,净饭王闻是说已,白言:“世尊!若一切法皆佛法者,一切众生皆应是佛。”
  佛言:“大王!众生不住颠倒见者,即是佛也!大王!所言佛者,或名真如,或名实际,或名法界,但依俗谛推求诠表,非胜义谛作是说也。大王!一切诸法本无生灭,此名阿字陀罗尼门:无自性,无造作,无相貌,无因缘,无去来,无众生,无寿者,无养者,无补特伽罗,无戏论,无形状,无边际,无染污,无余习,无使者,无断者,无缚无解,无进无退,无胜无劣,无散乱无妄失,无知无不知,非见非无见,非戒非无戒,非悔非离悔,非喜非无喜,非爱非无爱,非安非无安,非定非无定,非静非无静,非贪非离贪,非脱非离脱,非智非无智,非作非无作,非报非无报。大王!若能入解此阿字门,则能入解一切诸法。
  “大王!色离自性,非已有、非现有、非当有,受、想、行、识离彼自性,三世不有,亦复如是。大王!譬如谷响非已有、非现有、非当有;色乃至识,三世不有,亦复如是。大王!譬如阳焰非已有、非现有、非当有;色乃至识,三世不有,亦复如是。大王。譬如聚沫非已有、非现有、非当有;色乃至识,三世不有,亦复如是。大王!譬如石女梦已生子,非已有、非现有、非当有;色乃至识,三世不有,亦复如是。大王!虚空无依,色乃至识亦无所依。大王!色无有生,乃至识亦无生。大王!色无有灭,乃至识亦无灭。大王!涅槃界无生灭,色乃至识亦无生灭。大王!法界无生灭,色乃至识亦无生灭。大王!此法乃是如来所行,不可思议微妙境界,非取非舍,非得非失,非诸声闻及辟支佛、凡夫异生之所能及。何以故?大王!一切诸法本无自性,若取若舍皆不可得。王于此法好自安意,正念观察,勿随他教。”
  时,净饭王闻是说已,明了通达,乃知无有少法可得、不可得时,此说名佛。说是法时,净饭王与七万释种,各各获得无生法忍。
  」(CBETA 2021.Q1, T11, no. 320, p. 976a6-b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