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三胜学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三胜学
├─增上戒学
├─增上心学
└─增上慧学(3种)
  ├─加行无分别智
  │ ├─因缘
  │ ├─引发
  │ └─数习生
  ├─根本无分别智(3种)
  │ ├─喜足
  │ ├─无颠倒
  │ └─无戏论
  └─后得无分别智(5种)
    ├─通达
    ├─随念
    ├─安立
    ├─和合
    └─如意思择

2020年12月15日,舍无由制作如上树状图,经论依据摘录如下: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28:「
云何为学?谓三胜学:一增上戒学。二增上心学。三增上慧学。
」(CBETA 2020.Q3, T30, no. 1579, p. 435c26-27)


(无着菩萨造、玄奘菩萨译)《摄大乘论本》卷3:「
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,谓因缘、引发、数习生差别故。
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,谓喜足、无颠倒、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。
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,谓通达、随念、安立、和合、如意思择差别故。
」(CBETA 2020.Q3, T31, no. 1594, p. 148a23-28)


(世亲菩萨造、玄奘菩萨译)《摄大乘论释》卷9:「
论曰:
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,谓喜足、无颠倒、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。

释曰:
此中喜足无分别者,应知已到闻思究竟,由喜足故不复分别故,名喜足无分别智。谓诸菩萨住异生地,若得闻思觉慧究竟,便生喜足,作是念言:凡所闻思极至于此。以是义故,说名喜足无分别智。复有余义,应知世间亦有喜足无分别智,谓诸有情至第一有见为涅槃,便生喜足,作是念言:过此更无所应至处故。名喜足无分别智。

无颠倒无分别者,谓声闻等。应知彼等通达真如,得无常等四无倒智,无常等四颠倒分别,名无颠倒无分别智。

无戏论无分别者,谓诸菩萨。应知菩萨于一切法,乃至菩提皆无戏论。应知此智所证真如,过名言路、超世智境,由是名言不能宣说,诸世间智不能了知。
」(CBETA 2020.Q3, T31, no. 1597, p. 367a7-23)